11.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鼓勵企業通過“自愿填報+信用承諾”等實名注冊方式補充完善自身信息,暢通信息共享渠道。依托“甘肅信易貸”平臺,以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業務需求為導向,按照公益性原則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信用信息,引導金融機構提升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不斷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保監局等省直相關部門,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2.對存在失信行為并按規定申請信用修復的中小微企業,申請資料齊全的,自接到申請之日起,省級層面3個工作日內完成復審,幫助企業重塑信用,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經營。(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等省直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3.推行企業投資建設項目信用承諾制改革。深化投資建設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完善全省投資建設項目“一網通辦”審批服務平臺,推進“一張圖”審批、可視化審批、信用承諾制審批,以“數據跑”代替“企業跑”,實現全流程“一網通辦”、全過程“一網統管”,推動企業投資項目早落地、早實施。(省發展改革委、省住建廳等省直相關部門,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餐飲業紓困扶持措施
14.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餐飲企業免費開展員工定期核酸檢測,對企業防疫、消殺支出給予補貼支持。2022年原則上對餐飲企業員工定期核酸檢測按不低于50%的比例給予補貼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5.發揮餐飲行業協會作用,協調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臺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降低相關餐飲企業經營成本。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級行政區域內的餐飲企業,給予階段性商戶服務費優惠。(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6.2022年,對餐飲行業以單位方式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且足額繳費的非失信企業,可向參保地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經批準后,申請緩繳企業應與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簽訂緩繳協議,期限不超過一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緩繳期間,參保職工失業或者發生工傷后,依法享受相應社會保險待遇。緩繳期限結束后,用人單位應依法繳納相應的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與餐飲行業主管部門信息共享,運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交易流水、經營用房租賃以及有關部門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數據,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更多發放信用貸款。鼓勵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餐飲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保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金融監管局、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8.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餐飲業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依法依約及時履行代償責任,積極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續保續貸。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向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注資、提供融資擔保費用補貼。(省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9.鼓勵保險機構優化產品和服務,擴大因疫情導致餐飲企業營業中斷損失保險的覆蓋面,提升理賠效率,提高對餐飲企業的保障程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給予保費補貼。(甘肅銀保監局、省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加強民政、商務等部門信息共享,推動餐飲業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支持中央廚房等餐飲企業延長供應鏈,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地方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支持餐飲企業與社區養老服務網點、虛擬養老院等進行合作,對老年人助餐服務給予適當支持。不得強制餐飲企業給予配套優惠措施。(省商務廳、省民政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零售業紓困扶持措施
21.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零售企業免費開展員工定期核酸檢測,對企業防疫、消殺支出給予補貼支持。2022年原則上對零售企業員工定期核酸檢測按不低于50%的比例給予補貼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22.統籌中央、省級服務業發展資金,加強政策支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支持開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改造升級縣域商超、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服務中心和農村便利店,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推動“一個上行(農產品上行)”和“三個下沉(供應鏈下沉、物流配送下沉、商品和服務下沉)”。(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23.通過省級服務業發展資金,支持14個市州建設改造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產地市場和縣鄉農貿市場,健全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等。(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2022年,對零售行業以單位方式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且足額繳費的非失信企業,可向參保地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經批準后,申請緩繳企業應與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簽訂緩繳協議,期限不超過一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緩繳期間,參保職工失業或者發生工傷后,依法享受相應社會保險待遇。緩繳期限結束后,用人單位應依法繳納相應的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