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更新完善教育領域設施裝備。以提升院校教學能力為指引,推動天水市職業技術學校、天水市衛生學校、天水農業學校等職業院校更新現有教學和信息化設備,實現教學和實訓場所裝備數字化、智能化。支持職業院校在教學科研領域引入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更新儀器設備,完善科研實踐平臺。到2027年,市內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活力大幅提高,整體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高職高專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4000元,中小學按照各學科教學儀器配置標準配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
6.補齊醫療領域設備短板。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裝備更新、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積極探索前沿醫療裝備技術科研與應用。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與設備更新,加強病房適老化、便利化改造,有序推動4人間及以上病房改造為2-3人間,適當增加單人間比例,改善醫院現有供電、消防等安全保障設施,加快淘汰更新功能不全、性能落后、無法維修、影響安全的醫用設備,逐步提高醫院病房標準。推動智能、新型醫療裝備應用推廣和信息化設備更新升級,拓展醫療健康數字化應用場景。支持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對DR、彩超、全自動生活分析儀等設備“應配盡配”。到2027年,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裝備配置達標率達到100%。(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
7.推進文化旅游設施更新提升。聚焦文旅場所節能降耗、安全生產、產品業態、游客體驗等重點領域,重點開展索道纜車、游樂設備、演藝設備等更新改造。積極融入“一平臺、一中心、三體系、三朵云”智慧文旅總體架構,綜合運用先進數字技術,打造智慧景區、智慧博物館、智慧展覽館等數字化體驗場景。推進全市文藝院團、圖書館、文化館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設備更新,提升公共文旅設備升級改造,精細化服務群眾。實施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到2027年,完成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智慧化建設,全市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實現數字化、智慧化,重點酒店、民宿、鄉村旅游基本實現智慧化。(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中心)
(二)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8.積極開展汽車以舊換新。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上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政策,積極組織汽車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辦好各類汽車展銷會,拓展新車消費空間。簡化購車登記、汽車更新等辦事程序,推廣汽車消費線上線下申辦業務登記“一站式”辦理。實施綠色出行“續航工程”,加快居住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重點區域充電樁建設。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對已達到強制報廢標準和檢驗有效期屆滿后連續3個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車輛,限期注銷作廢;對臨近報廢的老舊機動車,鼓勵車輛所有人向有資質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交售報廢車輛;鼓勵報廢回收企業開展上門收車等服務。加強新能源汽車流動維修站、農村維修點等設施建設,提升售后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
9.支持家電產品以舊換新。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電商平臺、家電流通和回收企業等各方作用,支持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通過政府支持、廠家讓利、經銷商優惠等措施,支持家電銷售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享綠色家居煥新季”等促銷活動,落實綠色智能家電購買優惠政策。促進智能冰箱洗衣機空調、超高清電視以及智慧廚衛、智能安防、智能辦公、智慧康養等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實施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培育售后服務示范企業。加快實現家電家具回收服務城區全覆蓋,配套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回收效率。(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住建局)
10.引導家裝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家裝市場供給質量,鼓勵家裝企業推出更多高品質、個性化、定制化家裝,推廣智能家電、集成家電、功能化家具等產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采取政府支持、企業促銷等多種方式,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局部升級改造、加裝采暖設備等。鼓勵縣區和相關行業協會、重點企業開展以舊換新、舊房裝修等優惠促銷活動,引導消費者開展舊房裝修和廚衛等局部改造換新。探索住房“以舊換新”模式,幫助居民賣舊買新、縮短舊房出售周期,提高樓市活躍度。(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
(三)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
11.持續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體系。科學布局社區回收點前端投放、街道中轉站樞紐回收、縣區分揀中心末端分揀的全鏈條三級回收體系。引導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特許加盟、兼并合作等方式布局回收網點,擴大回收網絡覆蓋面。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廢舊產品回收體系建設。支持各類回收企業與物業、環衛、資源利用等單位和企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形成規范有序的回收利用產業鏈條。引導回收企業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全鏈條回收追溯系統。以消除生態安全隱患、提高拆解效能為方向,推動報廢機動車拆解領域設備更新和改造提升。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支持廢舊產品設備線上交易平臺發展,推廣運用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互聯網媒介,暢通網上預約、在線估值、上門回收等渠道。到2027年,力爭全市建成1個廢舊產品集中分揀中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供銷聯社)